- 洪志生;洪铭锋;郑文江;
近年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全球技术革命,企业不仅需要关注和使用新兴技术,还必须深入评估人与AI协同工作模式对其创新策略和组织结构的潜在影响。本文以二元创新平衡、倾向探索式创新、倾向利用式创新三类创新模式为研究重点,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企业创新平衡与创新倾向的多重前因条件组合。本文研究了企业在不同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下,实现创新平衡或偏向特定创新类型的多样化路径,论证了不同的组织结构、管理支持、外部合作资源和环境动态性都会对企业的创新倾向产生显著影响,并揭示了企业的创新活动越来越依赖上下游供应商和行业竞合伙伴之间的生态协同。本文进一步丰富了二元创新关于因果复杂性与构型关系的理论依据,再次印证了“多条路径、殊途同归”的二元创新实现逻辑,也为未来在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下探讨AI时代的企业创新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实践启示。
2025年03期 No.159 1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 陈劲;彭刚东;
数字金融的迅猛发展深刻重构了传统金融生态,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本文选取2011—2022年中国4 193个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论如下,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因产业升级需求迫切、政策协同效应明显,数字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民营企业因融资约束强、治理灵活且创新激励充分,较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更容易受益于数字金融的创新激励。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优化资本结构两个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前者依托大数据风控与工具创新降低信息摩擦,后者通过动态适配融资模式增强企业风险承担能力。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政府部门实施差异化的数字金融发展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
2025年03期 No.159 3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4K] - 阳镇;陆明富;
数字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利用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ESG评级分歧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显著抑制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成长期企业、成熟期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中部地区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和股权激励程度较低的企业中,ESG评级分歧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增加债务融资成本和提高金融化水平抑制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提高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以及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2025年03期 No.159 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